一、马太效应是什么意思
马太效应(英文: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即两极分化现象。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术语,它反映着富的更富、穷的更穷,一种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
二、马太效应的由来
马太效应的名字就来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从前,一个国王要出门远行,临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反映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提出"马太效应"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上也经常借用这一名词。
三、马太效应的表现
1、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十几年来经济学界经常提及的,经济学界用它提醒决策者,要避免贫富差别过大。此术语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马太效应揭示了一个不断增长个人和企业资源的需求原理,关系到个人的成功和生活幸福,因此它是影响企业发展和个人成功的一个重要法则。
2、股市中的马太效应
股票价格水平的升降与股市的增量资金数额(新入市或出市资金)和存量资金的周转速度成正相关关系,与股市的增量股票数额(新上市或离市股票)和存量股票的周转速度成负相关关系。市场资金的增加和周转速度的加快表现为需求的扩张,市场股票的增加和周转速度的加快表现为供给的扩张。
同普通商品市场一样,在同一价格变动的调节下,股票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呈逆向或不对称性变动。同普通商品市场相反,股票市场的价格机制对需求和供给都具有一种正反馈性的激励功能。这种价格正反馈机制总是强化着供给与需求的逆向变动趋势,从而拉大或维持着供求不平衡关系。因此,在股票市场上,价格的上升会推动价格的上升;相反,价格的下跌则会导致价格的进一步下跌。换言之,股票市场的内在机制以一种特殊的马太效应方式表现出来,它直接导致了股票价格背离基本价值而大升深跌、暴升暴跌。
由于马太效应及股价的超常涨跌是股票市场内在运作规则的结果,因而它也就成为股票市场的必然的、常规性的运作形式。股票市场必然有投机、必然超常动荡,因而股票市场永远是一个可以博取差价的场所。
股市在经历了一轮或强或弱的马太式不平衡循环后,可能会进入另一个反向马太循环过程,也可能进入暂时平衡状态。使一轮马太循环中止的原因,如果是价格升涨的中止,通常是因为后续资金量枯竭、高价位所形成的高市场风险、突发利空消息刺激和累积获利筹码过多等等;如果是价格下跌的中止,则多是因为价位进入投资价值区域、突发利多消息刺激、累积套牢筹码过多过深等等。
3、品牌资本的马太效应
(1)、何谓品牌资本的马太效应
品牌资本的马太效应是指,某个行业或产业的产品或服务,品牌知名度越大,品牌的价值越高,其忠实的消费者就越多,势必其占有的市场份额就越大。反之,某个行业或产业的产品或服务,品牌知名度越小,品牌的价值越低,其忠实的消费者就越少,势必其占有的市场份额就越小,将导致利润减少,被市场淘汰,其让位的市场将会被品牌知名度高的产品或服务代替。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在品牌资本领域内就是普遍存在的市场现象: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或者说,赢家通吃。
(2)、品牌资本马太效实践成功的案例
品牌资本的核心价值是标准和技术,衍生的价值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和品牌营销系统的构建。
最高形态的资本是企业品牌价值;无形形态的资本是企业知识产权的价值;固化形态的资本是企业的机器设备和不动产。对于企业来讲,一流企业出标准,二流企业出技术,三流企业出产品,四流企业出效益。
企业惟有借助航空母舰般的"品牌资本"在行业中利用制订标准和塑造企业品牌形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尤其在软件技术、电子技术等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直至目前,一些科技发达国家及跨国公司仍凭借对很多领域技术标准的控制,左右着产业格局的变化。因此,企业只有极力创新、参与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占据品牌资本,才可能在自身领域占领技术制高点,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高通、微软、日本6C联盟都是凭借标准制胜中国市场的典型。CDMA相关技术在高通的运作下成为其所掌握的专利和国际标准,所有生产CDMA相关通讯产品的企业都必须向高通交纳CDMA的入门费和使用费,高通由此一跃成为坐拥标准、日进斗金的跨国企业。
星巴克公司品牌资本的马太效应创造了成功的奇迹,在华尔街,星巴克早已成为投资者心目中的安全港,过去十年间,它的股价在经历了四次分拆之后攀升了22倍,收益之高超过了通用电气、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微软以及IBM等大公司。是什么创造了星巴克奇迹?将星巴克一手带大的舒尔茨回答:"我们的最大优势就是与合作者们相互信任,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在高速发展中,保持企业价值观和指导原则的一致性。"
(3)、品牌资本马太效应对营销创新的启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内企业品牌资本的构建日益迫切,企业积聚绝对优势的品牌资本,创造持续的价值,推动整合的市场资源,形成有形和无形的巨大财富效应,对于企业来说将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积聚品牌资本是顺应企业占领市场最高点的现实需求。品牌资本是目前全球市场消费革命的源动力,不仅涉及到生活领域,而且也涉及经济金融领域。人们在追求生活品牌的同时,对金融也必然有品牌的要求。国内的企业如果不培育自己的品牌,将来就难以满足这些日益高新化的需求。
积聚品牌资本是持续创造价值的核心要求。没有价值的品牌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品牌只有具有无形资产价值所具有的特性如制订标准和拥有核心的技术,品牌只有具备向有形资产可转化的价值,品牌只有与资本进行有机的对接,形成绝对的品牌资本优势才能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富源泉。
积聚品牌资本是整合营销,创造财富的必由之路。品牌是需要营销的,营销可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品牌的形成和确立是一个从认识到认知再到认可的过程,最后达到认同的目的。整合市场资源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营销品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品牌资本外在的表现形式为可量化的价值,品牌资本的内在表现形式为消费者心中的接受程度和评判标准。
4、科学领域的马太效应
"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马太效应在很多情况下对科学发展具有不利的影响,使得很多具有才华的科学家被压制、埋没。当科学家体会到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压抑,他们或者忍受痛苦继续坚持不懈地努力,这种行为为社会所鼓励和赞扬;或者会失去对这些目标的兴趣,不再从事科学事业;或者失去通过合法途径达到成功目标的兴趣,转而产生用越轨的方法去获取成功的动机。如果科学组织对科学家的越轨冲动和诱惑未能加以充分的内在控制或外在控制,越轨行为便会产生。
5、职业发展中的马太效应
那些没有发展目标、没有发展规划、也无积极心态的人,在发展中容易陷入负面循环,局面会越来越局促并难以突破;而那些从一开始有目标、有计划且心态积极、有闯劲的人,即使遇到一些困难,也能通过不断努力排除障碍,破茧成蝶,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这样的两极分化,其实就是职业生涯中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对个人发展最严重的影响就是它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当个人职业发展不好,其所接触到的资源、平台和人脉也越来越贫乏,在外部环境、条件和资源都越来越欠缺的状况下,个人发展是很难有所突破的。将此放入组织内部考察就会发现,在组织规模越大的企业里,马太效应越发明显。核心部门的员工、业务骨干等,与边缘部门及辅助人员等除了薪资有巨大的差别外,所拥有的资源、晋升机会、发展平台、人脉等也相差甚远。
四、马太效应的缺陷
马太效应理论的缺陷主要在于缺乏辩证思维:
1、只看到事物发展的短期趋势,只反映了数量方面的变化,忽视了性质的变化,不能用于分析事物发展的长期趋势;事实上,在客观世界,任何事物都遵循发生-发展-成熟-衰老-灭亡的规律,没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
2、不具备普遍意义,只是对短期趋势理论的一种假说,难以证明普遍的真理性。
五、马太效应的启示
1、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方面要看到我们前面提到的,马太效应有缺陷的地方,不要认为自己起点低,因为马太效应的存在,就会跟别人的差距越拉越大,从而失去信心和斗志,不愿意再努力和尝试。
2、因为已经有无数很励志的前辈,用他们自己逆袭的故事,证明了"马太效应"只是对一些常见现象的感性归纳总结,而不是什么颠扑不破的真理。
3、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微观、短期来看,确实存在赢家通吃这样的规律。不气馁,换一个角度看,不把自己放在弱势的一方,力求日拱一卒,用小胜换大胜,积聚起势能以后,自己反而会成为"赢家通吃"里的那个"赢家"。
六、如何打破马太效应
1、找到成功的起点和突破口,进入成功的良性循环
对自己狠一点,攒点钱,先打破管窥和短视的链条,让自己在面临决策的时候,有一些腾挪的空间,选择的自由。学习基础的经济学知识,知道在选择和决策的时候,用机会成本、投入产出等简单但有效的概念做理性分析,了解关于投资的基础知识,从中选择适合自己风险偏好和资金规模的方式。
2、找到成功的起点和突破口,进入成功的良性循环
挖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是超越马太效应怪圈的前提,这里说的第一桶金不仅仅指的是财富意义上的金钱,它还可以是经验、朋友、能力、知识、人脉……也就是经济学意义上说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积累第一桶金的方式有许多,譬如从现在开始进行基金长投,既能培养我们长期主义的思维,又能慢慢积攒出可观的资产,在稳定增长后赎回,我们对自己的胜利也会充满满足,胜利会增加你的资源,增加再次获胜的可能性,所以你应该追求那些可以持续为你带来「附加价值」的胜利。
3、改变游戏规则或者游戏场所,就有可能咸鱼翻身
为什么不能按照常规出牌呢?因为在赢家通吃的现实社会中,游戏规则都是由强者制定的,强者可以借助自身的优势成为规则的制定者,这种规则一旦形成,他们会力求巩固既有规则,阻碍新的规则。例如,艰难的国企改革,以及遭到出租车抵制的滴滴,他们都是因为改变了固有的规则,起到了颠覆性的作用。
要想成为改变游戏规则的人,就必须具备前瞻眼光和超前意识,不能局限于现在的视野范围之内,选择自己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新事物进行尝试。
4、集中自身所有资源,专注做好一件事
资源是形成马太效应的核心,是推动马太效应的内驱动力,所以一个人摆脱马太效应获得成功的过程也是一个整合自身资源的过程,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成功是让弱者最困扰的问题。
我们需要的往往不是完美的「木桶效应」,而是那块「长板」,有一块足够长的板,外加一个有「完整的桶」的意识的大脑,就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补齐自己的短板。
七、老子与马太效应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道德经》
苍天的常理是用富余的去补足缺失的,而人的常理却不是,是以不足的去满足富余的,谁能以富余去满足天下,就是得道的人。
总结
优化猩SEO:马太效应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但马太效应也是有缺陷的,可以通过上述启示及打破方法进行努力,从而实现对马太效应的突破。
参考链接:
马太效应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9%AC%E5%A4%AA%E6%95%88%E5%BA%94/70100
马太效应
https://wiki.mbalib.com/wiki/%E9%A9%AC%E5%A4%AA%E6%95%88%E5%BA%94
马太效应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0179292548574481
走出马太效应,从建立富人思维开始
https://news.futunn.com/post/6706707?level=1&data_ticket=1655562580583970
修改于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