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特说过:“如果你无法衡量它,你就不能管理它”。
其实,B 端用户体验也有此意。如果我们无法量化用户体验,又何来提升它之说呢?
所以,现在好多 B 端公司,在有余力的情况下,都在用一些方法,量化设计师的体验设计做的如何。比如互联网公司会用 A/Btest 测试,传统软件公司用可用性测试。
这些方法,我们统一称呼为“体验度量”。事实上,要真正落实下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度量过程中要要花费不少人力、物力,同时度量的有效性也是很难明显感受出来的。
抛开落地困难一说,那为什么要度量呢?
因为度量确实可以回答一些问题:
- 产品当前的用户体验是否符合用户使用的预期。
- 原来大家凭感觉说体验好或者不好,现在有数据说明产品哪些地方用户体验不佳,如何改善。
- 可以评估新版本和旧版本体验上的优劣,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决策。
- 当然还有好多好多。
简单来说,体验度量是一种通过数据化的方式,让原本感性的用户体验变得更加理性化,最明显的一点是,通过数字等形式表达出来,具备可测量、可数字化的显著特点。
- 可测量是指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和手段去测量用户体验情况,相比于“感觉还可以吧,这个是我之前用过的方法”等来说会更加经得起推敲。比如用数据埋点、A/Btest测试等方法测量。
- 可数字化是指测量的结果可以被数字化。如按钮从页面上面挪到了下面后,转化率降低了30%;而不会说:按钮放下面不太好,没什么人能看到,会影响转化率。
以下是目前常见的一些度量模型,以及它们分别评估的维度:
不知道你发现没,在评估维度里面,是有客观和主观的区分的。例如,性能、任务完成率是客观的;而满意度、净推荐值是偏主观的。
通过主客观结合的方式,可以保证度量结果相对合理。
这里我总结了一些度量的常见细分维度:
常用的度量维度有这么一些:
- 功能完整性:通常是指产品功能与竞品相比,完整度如何。
- 净推荐值:通常是指有多少用户会将产品推荐给他人。
- 任务完成率:通常是指一个任务,用户是否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来完成。
- 性能:通常是指首屏渲染时间、页面请求响应时间等。
- 满意度:通常是指用户对产品的部分或整体的喜欢程度。
- 易用性:通常是指产品的内容是否容易理解、页面布局是否清晰、交互流程是否简单、反馈是否清晰等。
- 一致性:通常是指界面中相同的功能或要素是否具备视觉、交互方面的一致性。
- 任务效率:通常是指用户完成一个任务的时间长短,时间短相对效率高。
- 出错率:通常是指用户在完成一个任务的期间出错了多少次,次数多说明任务设计存在问题。
今天简单分享下「一致性」度量,这是使用频率最高,结果也最直观的度量方式。
一致性度量是为了度量设计规范在产品中落地的效果,即产品中有没有高度还原设计规范中提到的元素,其主要衡量视觉方面。
由于 B 端产品的本质是为企业降本增效,To B 厂商往往在输出 B 端产品的时候更重视性能、功能方面的要素,而不太在意界面视觉。不过随着 SaaS 的兴起,这个局面将会慢慢打破。当客户在面对性能、功能、价格、维护等方面均相差不大的 B 端产品时,就会优先考虑视觉舒适的产品,毕竟专业的 B 端视觉设计,会让用户在使用中心情更愉悦,工作效率也会提升。
设计规范中涉及的数字界面元素由于范围太广,我们不可能在一致性验收时全部覆盖。同时,在实际运行中可以发现,对于数字界面中某些元素,用户对其是否在界面的每个角落都一致,不存在强制要求(因为感知不到)。
因此,一致性度量所涉及的条目我们需要形成梯度,如强制、推荐的梯度,或基本、增强的梯度。
我们以强制、推荐的梯度举例说明。
- 若在企业级设计体系中要求表格样式完全统一,不允许同一个产品中 A 页面是斑马纹表格、B 页面是无斑马纹表格,那么此条在一致性验收中就可以写成“强制:统一使用斑马纹表格”。
- 若在企业级设计体系中对于搜索框的样式不存在强制要求,就可以写成“推荐:统一使用右侧带图标样式搜索框”。
这里我们要注意,一致性验收文档须采用文配图的形式,保证大家理解的一致性。依次类推,我们可以将一致性验收度量表梳理出来,去衡量设计体系的落地情况。
最后的话
最后,想和你分享:我们不要盲目追求华而不实的度量,并不是度量维度越多越好,需要有的放矢。想清楚要解决的问题,配合合适的、有效的度量方法,最终提升用户体验。
作者:知果日记